新闻动态
刘少奇初见王光美父母,故意向王光英泄密:过几天我要去天津一趟
王光美和刘少奇生活近20年,当她再回想起和刘少奇的一点一滴时仍历历在目。
1946年10月份的一天,王光美搭乘一架飞机,把她从北平送往了延安。而这也为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相识埋下了伏笔。初来延安,王光美是见过几次刘少奇的,但在一次宴会上才知道刘少奇是党中央代理主席。
在西柏坡时期,一来二往,两个人就确定了关系。来到北平之后,刘少奇就决定见一见王光美的父母,但在这次见面中,刘少奇却主动向哥哥王光英,泄露了一个秘密,说明自己过几天会去天津。
那么,刘少奇为何要这么说呢?自己的行程按理来说是应该保密的,为什么刘少奇却故意透露给了王光英呢?
从好感到恋爱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美国宣布调处失败,担任翻译工作的王光美来到了交通处帮忙,协助安排交通工具转运干部,当时他们都是以军调处的名义安排的。
王光美来到军调处之后,由于身份已经暴露,所以不能再在北平工作,组织上征求了王光美的意见之后,决定将她调往延安。
王光美青年时期照片
10月下旬的一天,王光美搭乘了一架从南京过来的美国飞机,这架飞机要经过北平飞往延安。
来到延安之后,王光美还记得那个时候是李克农和赵大姐在机场接的她,而王光美也立即从背包中拿出了事先准备的一包好茶叶送给了赵大姐。
随后,王光美被分配到了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住在了王家坪的一间平房中。
尽管延安比不上北平的繁华,但娱乐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
有一天,毛主席的警卫参谋龙飞遇到了正在食堂吃饭的王光美,两人是旧相识,在北平军调部的时候就和王光美认识,龙飞告诉王光美今天晚上杨家岭有一场舞会,想去的话可以带上她。
在王光美的同意下,当天晚上龙飞就带着她就来到了舞会。当时周恩来和刘少奇都在,也都问了她一些问题。
因为刘少奇曾在北平工作生活,所以也迫切地想要知道北平的情况,还问王光美是不是党员。王光美表示自己不是,不过还是主动向刘少奇提到,希望中央的领导同时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刘少奇说道:“看我有没有时间吧。”
王光美(左二)在延安
王光美和刘少奇的首次见面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见面是在第二天。
王光美和从军调部和南京谈判回来的同志们一起去看望了朱德司令,还去刘少奇住的窑洞坐了一会儿。
其实,对于刘少奇,王光美在这之前也是有些了解的,在北平的时候就曾读过刘少奇的一些文章,知道他是党中央的负责人之一,但却不清楚他的身份。
1949年3月5日,朱德的秘书黄华告诉王光美,刘少奇要约她谈一谈。后来才知道是刘少奇给叶剑英打去电话,让她安排一下。
当时,因为没有什么交通工具,所以王光美非常为难,于是,黄华便给王光美安排了一匹老马,而这匹马是非常清楚刘少奇住处的路线的。王光美将信将疑地坐上了这匹马,果然,老马准确又安全地将王光美送到了刘少奇的住所。
王光美走到刘少奇窑洞前,发现周恩来正在里面和刘少奇研究工作,本想站在门外等待,周恩来看到后笑吟吟地说着:“我们一会儿就谈完了,你稍等一下。”
不久之后,周恩来就离开了,随后两人经历了一次长时间的交谈。
刘少奇和王光美
他们首先谈到了入党的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就已经说过这个问题,王光美表示自己已经提交过一次入党申请书了,但始终都没有回音。
刘少奇当面给她解释了原因,他说到如果提交了一次组织没有批准的话,给你指出哪些不足,你考虑之后可以再提。
午饭时,刘少奇还特意拿出两个黑不溜秋的梨来招待王光美,而他自己却只有两碟子菜和一碗米饭,米饭上面放着一颗大蒜。
那个时候延安形势非常紧张,蒋介石要进攻延安,所以他们不得不撤离延安来到蔡家崖学习,而在这里,王光美和刘少奇又一次见面了。
刘少奇问王光美:“你是在这里参加土改,还是跟我们上晋察冀?到那里也能参加土改。”王光美想到自己刚来就走,这样不好,于是便拒绝了刘少奇的邀请,说道:“以后有工作需要了再说吧。”
回到住处以后,王光美才意识到,刘少奇很有可能是对自己有了好感,所以才会让她跟自己一起走。
1948年三八节,刘少奇和王光美再次在西柏坡相逢,在一次外事组的舞会上,刘少奇主动邀请王光美:“有空上我那玩。”还问了她每个星期天都干什么。从那以后,王光美也会主动到刘少奇那里说话聊天。
刘少奇和王光美在西柏坡
一来二去,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刘少奇主动向王光美表示了自己对她的好感,还说他年纪比较大,工作比较忙,还有孩子,所以希望王光美能好好考虑。
当时王光美只觉得这个人很奇怪,哪有说自己的缺点来求爱的。还表示,如果想要了解他的过去可以去找安子文和李克农同志进行了解。
两人谈了很久,刘少奇拿出一块表想要看时间,但不知道这只表什么时候停的。站在一旁的王光美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一个中央领导同志连一块好好的表都没有,于是便自告奋勇要帮他修。后来,王光美把表修好之后请她的领导转交给了刘少奇。
两人的结合,可以说是十分慎重的。为此,王光美还专门找到了几位中央领导询问他们的看法。
婚后拜访岳父母透露秘密
因为刘少奇是中央领导,所以王光美对于两人的结合非常小心,他找到了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和李克农、邓颖超询问他们的看法。
安子文告诉她和刘少奇在一起之后,一定要注意保密纪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领导之间的谈话也不要听。而邓颖超和李克农得知两人要结婚的消息为其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邓颖超(右一)和王光美(左二)
刘少奇和王光美要结婚的消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是知道的。
而当时王光美的父母也都在北平,但在这个时候,他的四哥王士光来到西柏坡找中央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王诤汇报解放区广播电台的工作。兄妹二人阔别十年,再次重逢两人格外亲近,王光美也将自己要结婚的消息告诉了哥哥。
没想到,起初王世光并不相信,告诉妹妹不要胡思乱想,王光美表示这件事确实是真的,哥哥也并不相信还说道:“你懂什么!他是党的领袖!”王光美也没有再说话。
8月21日,两人进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结婚那天,刘少奇也照常工作,还让卫士长把王光美的行李搬到了西柏坡。
外事组的同志们作为王光美的娘家人,将带着大家签名的粉红绸子贺幛和一个贺喜的蛋糕把王光美送到了西柏坡。
晚上的时候,在食堂的舞会上,刘少奇和王光美见到了周恩来和毛主席,大家都知道今天是刘少奇大喜的日子,周恩来还故意说道,咱们一起去少奇同志的新房去坐坐,看看他们住的地方。
两人的新房就在刘少奇办公和居住的两间土瓦房里,卧室里除了一张大床和两把椅子之外,就剩下刘少奇的一个小书箱。尽管室内的家具比较少,但王光美还是将他们的家布置得非常温馨。
而毛主席等人来到新房之后,也直称赞:“我5月份来到西柏坡之后,不知道来这间房里多少次,今天是最有新意啊!”
王光美和刘少奇
两人结合之后,王光美调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担任了刘少奇的秘书,工作生活两人形影不离,也让两个人的心更加贴近。
王光美不仅在工作上协助着刘少奇,还将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视刘少奇和前妻的孩子为己出。还打亲自打理刘少奇的生活,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也要给刘少奇做夜宵,在那以后,刘少奇的饮食也健康了许多,胃病也很少犯了。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搬迁到了北平,王光美的父母也在北平城中居住。
此时,党中央进驻在城西北远郊的香山。一天,刘少奇对王光美说道:“光美,什么时候去你们家看看。”刘少奇想到,他们两人结婚也都没有告诉父母,所以出于礼貌是应该前去拜访一下的。
但王光美十分体贴丈夫,刘少奇是中央领导人而且日常的工作也比较繁忙,行动也需要保密,所以也只认为丈夫只是说说而已。
然而,没想到的是,刘少奇是认真的,他一直都在安排自己的行程。
几天之后,刘少奇准备去华北局,于是决定顺路去拜访一下王光美的父母,王光美听后立即给家中打了个电话。
王光美父母王治昌、董洁如
对于刘少奇,王光美的父母了解得不是太多,他们只知道刘少奇是中共中央的一位领导,是一位湖南人,还知道他的外号叫“小诸葛”,其他的一概不知。
当他们知道刘少奇要来家中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的。毕竟刘少奇的职务比较高,王家人为了表示尊重,还专门去西单的一家饭店订了一桌子湖南菜。
王光美出生于天津名门,家中的父母自然是非常重视礼节的,所以父亲王治昌还特意穿上了礼服。
王光美的六哥王光英在天津经营近代化学工厂,这一次回来是来过春节的,也正好在家,当天也穿了一身西装。
为了这一次见面,王光英还特意去商场买了一条围巾,作为给刘少奇的礼物。
王光美和刘少奇来到了家中,他的父母亲自出来迎接,在王家人的簇拥下,两人一同走进了堂屋。王光美主动向父母介绍起了自己的丈夫。
刘少奇和王光美
尽管刘少奇是中央领导人,但见到岳父岳母没有丝毫的架子,而是以一个女婿的态度恭恭敬敬地说道:“两位老人家不容易啊,你们教育这么多孩子为党工作,这些年难为你们了。”
对于丈夫的态度和言行,王光美是十分满意的,尤其是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感到十分满意。一群人就座之后,王光英主动把他事先准备的围巾送给了刘少奇,对于哥哥的心意,刘少奇收下了,但还是说道:“我们没有这些规矩,以后不要搞了。”
刘少奇是非常了解王家的情况的,也知道家中每个人的工作情况,他知道王光英在天津办了一家工厂,所以也询问了一些天津工商界的情况。还要他回去之后多多联系工商界人士,来宣传党的政策。
王光英那个时候刚刚三十岁,不愿意当资本家,想要靠近共产党或者搞技术。
刘少奇对他说道:“共产党员、干部,我们党内有许许多多,但是能在工商界起的作用却不多,你如果穿着工商界的衣服,屁股能坐在共产党和工人阶级这一边,那就很好嘛!也可以为党工作嘛!”
随后,秘密透露了自己的行程,他说道:“我过几天要去天津一趟,天津有什么情况,可以向我反映。”
与刘少奇的谈话,令王光英记忆深刻,短短的几句话让他明白了自己之后的努力方向,成为了他一辈子受用不尽的座右铭。
1978年,兄妹在故宫角楼下合影(左四为王光美,左五为王光英)
聊了一会儿天之后,就开饭了,刘少奇尝了尝腊肉,连声称赞:“果然是地道的湖南腊味。”吃罢饭之后,刘少奇和王光美就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王光美对刚刚在王家透露行程一事有些不高兴。按照常理,中央领导人的行程是需要保密的,而且他去天津的行程王光美也不知道,怎么能告诉他的哥哥呢?更何况他的哥哥还不是党员。
对此,刘少奇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直到后来,王光美才知道,刘少奇把自己去天津的行程告诉哥哥是想要他回去之后向天津的工商界通气。
因为那个时候天津刚刚解放,人心不稳,刘少奇的意思就是让他们回去之后安心恢复生产,这样一来也能稳定民心。言外之意就是告诉他党中央非常关心天津,也会对天津目前的状态采取措施。
刘少奇在拜见岳父岳母之余,也完成了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不难看出,刘少奇是一位对待工作极为认真负责的领导人。
刘少奇酷爱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的践行者,而毛主席也对刘少奇作出高度评价:“三十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也回应道:“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而刘少奇的优秀也得到了许多中央领导人的肯定。
离开岳父岳母家之后的当晚,万广美陪同刘少奇来到一座小礼堂看了一场京戏。
回到香山之后,在指导北平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少奇按照之前的安排,去了一趟天津。
天津之行刘少奇对资本家做思想工作
刘少奇和王光美来到天津之后,直接与资本家进行了座谈,面对面做他们的工作,而这件事也在之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少奇
当他们达到天津的时候,还是比较混乱的,天津资本家都有一种恐慌的心理,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赚不到钱。
资本家告诉刘少奇,报纸上整天都在说资本家的不好,现在税收虽然照旧,但是在国民党时代请他们吃一顿饭就免了,现在就不行了。
对此,刘少奇认真解释道,国家要发展国营生产也要发展私营生产,不管是私营还是国营都要共同商量、共同分配,这叫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
其实天津的资产阶级,也非常担心别人的议论,因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资产阶级就是压榨工人的,所以在和刘少奇谈话时,天津启新洋灰公司的总经理就表示,自己不愿意开太多的厂子,这样就成了大资产阶级,我的罪恶就更大了。
其实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之前,刘少奇就思考过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向社会主义转变。于是,在此次会见中,刘少奇向这位总经理表述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刘少奇
刘少奇表示,资产阶级是有功劳的,现在你想办几个厂子办几个,到社会主义的时候,国家下令,你把工厂交给国家或者国家收购你的工厂,但厂子还是由你管理,还是给你加薪水,你干不干呢?
刘少奇的座谈会,使得当时很多资产阶级改变了原本的看法。
天津东亚企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宋棐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天津工商界资产比较雄厚,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公司主要的产品就是生产毛线,叫做“抵羊牌”,意思就是抵制洋货的意思。
当时,他在思想上对共产党也有一些顾虑,但当刘少奇与他谈话之后,思想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仅提出了扩大生产的计划,甚至还准备要把海外的资金调回来。
在那之后,他还会经常写信给刘少奇做汇报,而刘少奇也会亲自给他回信,刘少奇的信件也在天津工商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后来,宋棐卿去到了国外地成为了华侨。1956年,宋棐卿去世之后,儿子宋敏华子承父业,在1983年还和王光美的哥哥王光英为国家做成了一笔大生意。
王光美和王光英
当时王光英受国务院的派遣到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宋敏华得知后立即来到香港给他介绍了一笔生意。智利的一家矿产公司要倒闭,手上存有千五百辆载重汽车和集装箱牵引车,要价一千五百八十万美元。
这些车都是新车,大部分都是奔驰的牌子,如果按照市场价购买的话需要三倍的价格。而当时我国正处在新中国的建设初期,大批建设急需这样的设备,所以在宋敏华的积极配合下,王光英为国家做成了这笔生意,为国家赚了几千万元。
而宋敏华也念着父亲当年和刘少奇的情谊,还专门让王光英带给王光美一支派克笔,细心地在上面刻了她的名字。
刘少奇
刘少奇的天津之行,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天,但在这20多天却让天津的工商业快速恢复发展,给资产阶级吃了一颗定心丸。
事实证明,此次天津之行是卓有成效且影响巨大,1949年4月初,天津市的私营工商业只有293户,到9月份就发展到了3800户,足足增加了近12倍,而这一切都是和刘少奇的努力分不开的。
